原標題:“歲月號”沉沒事故迄今為止的幾個“為什麼”
  國際在線消息(記者 陳濛):“歲月號”失事已經超過90個小時,搜尋和救援工作仍在進行,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調查的進展,越來越多的問題被提出,一個個的疑問需要答案。
  2014年4月16日,對於“歲月號”上的150多名成年人來說,原本是個普普通通的星期三,無論是船員,還是乘客,即將到達的濟州,或是事業的目的地,亦或是休閑的去處。而對於另外325名京畿道安山市檀園高中的學生來說,濟州是一次修學之旅的目的地,春夏之交踏青的去處。然而,噩夢,卻從這一天的早晨開始。
  “濟州港務,能否聽到?”
  “能聽到,歲月號,請講”
  “請聯繫海警。本船遇險,將要傾覆。”
  “船的位置在哪裡?”
  “我們在這裡!這裡有人!”
  僅僅2個半小時之後,長146米,寬22米,總重6586噸的“歲月號”完全傾覆,倒扣在水深約40米的珍島郡屏風島以北20公里的海上。截至20日凌晨,船員和乘客總計476人當中,獲救人員只有174人。我們想知道的第一個問題就是,到底是什麼造成了“歲月號”的突然傾斜和翻覆?初步調查顯示,“歲月號”在出事地點曾經進行“急轉”,進而造成貨物集中移向船艙一側並引發船體傾斜。那麼,又是什麼原因,需要“歲月號”急速轉動巨大的身軀呢?遇到暗礁?還是躲避其他船隻?這些,當時操作船隻的人所做的證詞最有說服力,而今,我們得到的,是這樣的答案:
  問:“是像平時一樣轉向的嗎?”
  答:“是”
  問:“這次轉向沒有什麼異常嗎?”
  答:“比平常轉的多了。”
  問:“你覺得你有沒有失誤?”
  答:“有一部分吧,轉舵轉大了,希望向家屬們道歉。”
  如果我們依照已有的線索嘗試去還原事情的過程,得到的是這樣一幅畫面。4月15日,從仁川出發的“歲月號”,指揮官是一位“代班船長”,4月16日晨,在事故地點,一個正常轉向的區域,這位“代班船長”沒有在崗,掌權的,是一位年僅26歲的女性三等航海師,最終執行轉向指令的,是這位55歲的舵手。“代班船長”是否具有掌船的資質?年輕的三等航海師是否下對了指令?作為一艘大船的舵手,又為什麼會在一個簡單的轉彎動作上犯下錯誤?對此,人們需要答案。
  “不要移動,動了更危險。”
  這是人們需要答案的第二個問題。獲救人員提供的視頻素材顯示,當船身進水並傾斜的情況下,“歲月號”上的廣播,要求乘客留在房間當中不要逃生。對此,代理船長李某給出了他的解釋。
  “水溫低,流速快,救援船沒到,也沒有其他支援的船的情況下,貿然讓乘客撤離很危險。船轉彎的時候,我回了一下寢室。”
  災難面前,如何判斷形勢發展,如何組織、疏散乘客,需要專業的人員按照專業的流程來操作,作為乘客,有義務聽從船員的指揮和引導。這一點毋庸置疑,船長是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,發出了正確的指令,這些,需要等待嚴謹的調查得出結論。而與此同時,人們還想得到另一個答案。為什麼視頻和圖片資料顯示,代理船長李某,是第一批登上前來救援的警備艇的人員之一?
  “根據海洋警察廳的報告,目前搭乘人數從477人變為459人。”
  “根據現有資料,船上總人數最終確定從462變為475。”
  “總人數為476人,其中船員24人,安山市檀園高中學生325人。”
  第三個需要答案的問題,截至18日深夜,在“歲月號”沉沒超過60個小時之後,到底有多少人在船上,依然很難講有一個真正的“最終確認數字”?災難面前,統計之難毋庸置疑,遇難、失蹤、獲救、受傷的人數分分秒秒的變化,都可以得到理解和寬容,然而,一艘理應乘客一人一票,船員登記在冊的客輪,為什麼卻遲遲無法拿出一份完整的人員名單?
  大災之下,更需要齊心協力,共渡難關。務實而高效地解決一個個被提出的疑問,才能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、減少損失。韓國總統樸槿惠所提到的“好消息”才值得期待。
  “政府會竭盡全力,提供一切支援。拜托各位救援人員儘力工作,我將和各位家屬一起等待好消息。”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04alph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